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当前讯息:甘草学园 | 胃不和则卧不安:不寐,或从中焦治

来源:哔哩哔哩 发布时间:2023-01-29 13:52:40

不寐,在《黄帝内经》中称之为“目不瞑”、“不得眠”、“不得卧”,而今又谓之“失眠”,即经常性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其病因病机复杂,或因情志失常,或因年老病久,亦或因饮食失调等。


(资料图)

本文将基于《黄帝内经》中“胃不和则卧不安”的经典理论,分别试析“胃不和”及“卧不安”,并结合病案,探究从中焦脾胃论治不寐证。

胃不和/卧不安

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六腑之海,其气亦下行。阳明逆,不得从其道,故不得卧也。

——《素问・逆调论》

和,阴阳自和,此处即为脾胃生理功能运行正常。《素问·灵兰秘典论》中记载“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又《灵枢·海论篇》言“胃者,水谷之海,六府之大源也”、《素问·厥论》言“脾主为胃行津液者也”,故而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脾胃以膜相连,互为表里,二者同居于中焦,沟通上下,脾主升清、胃主降浊,为人体气机升降运动之枢纽,亦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脾为营之本,胃为卫之源。《灵枢·营卫生会》中言“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即水谷经胃腐熟化为精微,由肺宣发肃降而散布周身上下,分为营气、卫气:前者由精微中至清部分分化而成,行于脉中,具营养之功;后者由精微中刚悍质浊部分分化,至脉外而行,起护卫之能。《灵枢·营卫生会》中言“营卫之行,不失其常,故昼精而夜暝”,即营卫循行有度,则寐安。

“脾胃和”,水谷精微充足,营卫化生有源,人体气机升降有节。反之,不和,阴阳失调,此处的“胃不和”,即脾胃功能运行失常。

《灵枢·营卫生会》中言“壮者之气血盛......故昼精而夜瞑;老者之气血衰......故昼不精,夜不瞑”,即气血盛则夜寐安,气血衰则夜不瞑。脾胃乃气血生化之源,其功能紊乱,则不能腐熟水谷,化生精微,气血乏源,脏腑失养,形神渐衰,故而夜寐不安。

《灵枢·营卫生会》中言“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瞑”,脾胃运化失常,则水谷精微化生不足,营卫之气虚少,正衰邪盛,则邪气趁虚而入与卫气相搏,致使卫气运行失常,从而出现“昼不精,夜不瞑”。此外,脾胃既为气机升降之枢,若其不和,则枢机不利,气机逆乱,而致不寐。

从中焦论治

李东垣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不寐证的病因病机复杂,却皆与脾胃功能失常相关。临床治疗不寐,首辨虚、实,虚证多因气阴亏虚、心胆气虚,实证多因痰热内扰、肝郁化火,另有本虚标实之心肾不交。下文举三例进行分析:

0气阴亏虚

《灵枢·营卫生会》记载“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卫之气源自于饮食水谷,而水谷精微由脾胃所运化,又《灵枢·口问》记载“卫气昼日行于阳,夜半则行于阴,阴者主夜,夜者卧......阳气尽阴气盛,则目暝,阴气尽而阳气盛,盛则寤矣”,即营卫二气与睡眠相关。脾气主升,而胃以降为顺,脾胃相合,升降通畅,营卫之气亦充足,夜寐自安。若中焦不和,升降失常,则化源不足,营卫亏虚,气阴虚而生内热,夜寐不安。

临床常表现为心烦气短,难以入睡,神疲乏力,咽干口燥,手足心热,舌红苔薄,脉细弦。

治疗需以益气养阴为法。

0痰热内扰

如张介宾所言“脾主湿,湿动则为痰”,脾为生痰之源,脾主运化,为胃行其津液,若脾失健运,则津液无法输布代谢,水湿内停,而成痰饮,痰饮积聚而生热,扰动心神;又因脾胃居中焦,为气机升降之枢纽,痰浊或随气机上逆,痰蒙清窍,心神不宁,则夜寐不安。

临床常表现为失眠多梦,心烦不安,反应迟缓,精神不振,肢体困倦,胸闷气滞,善太息,泛恶嗳气,口中黏腻,身热不扬,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疗上宜清热化痰。

0心肾不交

心居上焦,属火,而肾居下焦,属水。心火下降,肾水上升,如此心肾上下相交,水火相济,肾水不寒而心阳不亢,夜寐自然得安。脾胃居中焦,脾主升清,胃主降浊,为气机运行之枢,促进心肾上下交通。当中焦功能失常,枢机不利,且气血乏源,心血生化不足,心火难以下降资肾阳,肾水难以上升滋养心阴,心肾不交,水火不济,夜寐不安。

临床常表现为心烦而夜寐难安,心悸多梦,心下痞满,胸闷气短,耳鸣,腰膝酸软,潮热盗汗,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疗宜调理脾胃,交通心肾。

医案举隅

郝某,男,16岁,学生,1998年2月9日初诊。

主症:2天前,暴食油腻,夜不得眠,急躁,脘腹胀满,嗳腐吞酸,伴恶心欲吐,饱嗝,口中异味难闻,大便奇臭,舌苔黄白厚腻面大,脉滑数。

证属:食积停滞,胃气不降

治法:消食导滞,和胃降逆

方药:消导安神汤加味。

生大黄 7g(后下)  

焦三仙各 8g  陈皮 8g

炒莱菔子 20g  厚朴 6g  半夏 8g

香附 10g  连翘 25g  茯神 20g

枳实 8g  琥珀 6g  甘草 5g

水煎分二次温服,3剂。

2月12日二诊:睡眠好转,胃胀满大轻,便溏,臭味难闻,舌质淡,舌苔白稍腻,脉滑。原方3剂。

2月15日三诊:诸症消,眠如常,舌质淡,舌苔薄白,脉小滑。上方3剂,巩固疗效。

按语:此案为食积停滞肠胃所致不寐。《素问·逆调论》曰“胃不和则卧不安”,方中生大黄荡涤胃肠实热,清除燥结、积滞,配厚朴加强攻下作用,以行气消滞;生麦芽消米面薯蓣积滞;神曲、山楂消食和胃,健脾和中;香附微苦能降,微甘能和,不寒不热,疏肝理气,解郁化滞,行气止痛;炒莱菔子消食化积,除胀行滞,与陈皮配伍,可增强消食之力;炒枳实苦寒降气,破滞气,行痰湿,消积滞,除痞塞;半夏体滑性燥,能走能散,降逆止呕,燥湿和胃;连翘清热解毒,泻肠胃积热;茯神、琥珀镇静安神、定志;甘草调和诸药。数剂中药,荡涤积热,导泻宿食,行气消滞,安魂魄,定心志,达到热泻、腑通、积消,眠自安。

——《刘学勤医案》

易某,男,53岁。

主诉:入睡困难、易醒难于再次入睡半余。半年前因摔伤而加重失眠症状。

刻诊:入睡困难、易醒,常惶恐不安,偶有口干口苦,纳食尚可,二便调。舌苔薄微黄,脉弦带滑。 

中医诊断:胆胃不和,痰热上扰证。

治法:清胆和胃,养血安神,清热化痰除烦

方用黄连温胆汤合酸枣仁汤加减:

黄连 10g  枳壳 10g  竹茹 10g

法半夏 10g  陈皮 10g  茯神 20g

酸枣仁 15g  知母 15g  川芎 10g

甘草 5g  石菖蒲 15g  合欢皮 15g

柴胡 10g  黄芩 10g

共7剂,日1剂,水煎服,早晚温服。

病情改善,续服枣仁安神胶囊1月。

按语:胆为清静之府,喜疏泄升发而恶抑郁。胆不和则易气郁生热,炼液成痰,痰随气升,痰热内伏,阳不入阴,则虚烦不得眠;痰热上扰,心神不宁,则惊悸不安,睡眠中易醒。其苔薄微黄,脉弦带滑均为痰热之征象,宜用温胆汤一方,《集验方》中最早提到此方,“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故也,宜服此汤法”,方中半夏为君药,燥湿化痰,和胃降逆,使气降则痰降;竹茹为臣药,清热化痰;君臣相伍,倍增化痰除烦之功效;配伍陈皮、枳壳、茯苓理气化痰、宁心安神,全方温凉兼顾。方中融入酸枣仁汤,以治虚烦不眠之症,重在养血安神、清热除烦,虚热清则夜寐安宁。理气药物的配伍,使得痰热清,胆胃和,则虚烦自除。

——《陈大舜教授治疗不寐医案七则》

一领导干部,因工作繁忙,用脑过度,昼夜不寐,一月有余。伴见干呕、厌食、体倦、脉滑。此乃胃不和有痰故也。

治以《内经》半夏汤,1剂而愈。

处方:

半夏 21g  糯米 一把

以长流水,扬万遍,煎半碗服之,覆杯则卧,汗出则愈。

按语:经曰“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矣”,又曰“卫气留于阴,不得行于阳,留于阴则阴气盛,阴气盛则阴跷满,不得入于阳则阳气虚,故目闭也”。遵经之言,拾己经验,大抵失眠多因思虑忧郁,劳倦过度,心脾血虚,以滋养心脾为主。欲寐多因痰湿作祟,以利湿祛痰为主。二证在临床中间有其他病因,如胃不和卧不安者,就非滋补和安神所能及,应随证施冶,不可拘泥一方一法。

——《王修善临证笔记》

I文章声明

本文部分内容参考于下方,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李绍旦,杨明会.“胃不和则卧不安”新悟[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10):2055-2056.DOI:10.13193/j.archtcm.2007.10.72.lishd.024.

张心平,杨美霞,张守中,郑红斌.《黄帝内经》不寐证的理论探讨及临床应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4(12):5765-5767.

吴国正.《内经》“胃不和则卧不安”理论的临床运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2(08):38-39.

高玉萍,谢超明,周德生,刘利娟,李中,李杰.陈大舜教授治疗不寐医案七则[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37(05):507-510.

李斌,纪立金. 浅析“胃不和则卧不安”[C]//.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六次内经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出版者不详],2016:261-264.

王艺璇,李翠娟.基于“胃不和则卧不安”探析失眠的病机及治疗[J].河北中医,2021,43(03):500-502.

Copyright   2015-2022 海峡晨报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2009963号-10   联系邮箱:396 029 142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