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衡东县蓬源镇东方村门前塘整治现场。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张守峰 衡阳报道
“我们组的这口塘去年因为持续的高温无雨,塘里的水日日减少,严重影响了稻田的灌溉。现在好了,修好了这口塘,相信今年一定能大获丰收。”近日,在湖南省水利厅小型农业水利工程建设专班对衡阳市今年小型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和管护工作开展检查时,衡东县蓬源镇东方村村民看着正在进行岸坡整治的山塘高兴地说道。
“这口山塘曾经塘堤长杂草、塘底见淤泥,通过山塘清淤扩容、巩固加实塘堤后,山塘水变得清澈透亮,塘堤美观耐用,受到群众好评。”看着清淤整治后的山塘,衡南县泉溪镇木蔸村村委会的工作人员说。
这是衡阳市开展小型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后,收益区村民的普遍反响。
今年以来,衡阳市水利局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切实加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决策部署,大力推进小水源供水能力恢复工程建设,为助力乡村振兴和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提供支撑。
市水利局要求各县市区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民办公助,先建后补;效益优先,市级统筹;整合资源,多元投入;建管并重,以建促管”原则,以山塘清淤扩容增蓄为主,坝岸整治、配套设施改造为辅,统筹推进农村小水源能力恢复项目建设。
项目建设开始前,各县市区及时开展政策宣传,强调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管护的重要意义,推广好经验、好做法,激发广大村民的主人翁意识,激发本地种粮大户的建设积极性、特别是本地乡贤和在外创业成功人士的爱乡热情,引导他们捐资助款,营造大干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良好氛围。
与此同时,市水利局在项目建设时,注意引导受益区村民的参与。实施前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进行中让他们参与建设和监督,完成后让村民参与项目验收。这些举措得到受益区村民的普遍欢迎,也使得工程建设得以顺利开展。
截至3月31日,全市已完成346处小水源恢复项目建设,新增和改善农业灌溉面5520亩,衡东、衡南等地部分早稻秧苗已经移栽完毕,小型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和管护有效提升了村居环境、区域防洪抗旱、农田灌溉能力,为保障粮食丰收、助推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水利基础。
Copyright 2015-2022 海峡晨报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2009963号-10 联系邮箱:396 029 142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