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微动态丨英才计划实施十周年 已培养7000多名科研后备军

来源:央视网 发布时间:2023-05-30 18:25:12

央视网消息:今天(5月30日)是第七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2013年开始,中国科协和教育部共同实施“中学生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简称“英才计划”。让学有余力的中学生走进大学,在导师指导下进行学术研究。10年以来,已在全国培养了7000多名具有创新潜质的中学生,英才计划让他们的人生发生怎样的转变?我们一起来看。

这位正在做“银纳米线的表面等离激元现象”实验的男孩名叫齐一涵,是西安交通大学物理学院大四的学生,“00后”的他虽然年纪不大,但研究的课题却十分前沿。


【资料图】

西安交通大学物理学院学生 齐一涵:现在主要研究的方向属于纳米光子学,比如说我可以通过一些纳米线和光信号,构建一些逻辑门,然后输出0和1。之后可以提升光子芯片的一些效率和集成度。

带着对物理的浓厚兴趣,2017年,当时还是高一学生的齐一涵通过层层选拔,加入了“英才计划”,成为西安交大物理学院院长高宏教授的学生。“英才计划”利用高校科研平台和学术资源对学生进行培养,尤其注重动手能力。经过一年多的锻炼,齐一涵顺利考上了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学院,并进入“钱学森物理试验班”,还在老师指导下发表了学术论文。很快,他将到日本东京大学进行深造。

西安交通大学物理学院学生 齐一涵:“英才计划“让我觉得,物理是一个需要你去动手克服一些困难,解决一些物理问题,进行一些物理猜想的一个地方,让我坚定了学物理这个道路。

周城锴是今年“英才计划”高一年级学员,现就读于成都七中高新校区,加入了“英才计划”之后,周城锴师从四川大学物理学院向钢教授,一年时间里,他不仅学习到关于半导体的基础知识,还参与了各种实验,受益匪浅。

成都七中高一学生 周城锴:他的严谨治学精神,对于半导体学习、对我们的激励,其实是对我们以后专业的选择,包括现阶段的学习都有很大的帮助的。

赵一泽是北京理工附中高三的学生,两年前加入了“英才计划”,跟随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教授那娜老师进行化学学科的学习。他正在用合成的光电催化材料进行实验,实验中,他要利用氙灯模拟太阳光,通过光密度计测量确定合适的位置,进而通过电化学工作站实现光电催化反应性能测试。

北京理工附中学生 赵一泽:开拓了我的眼界吧,已经不像是你在初高中那样的记忆知识、理解知识,去建构知识网络,而是你在未知中,去运用你已知的实验的思路,然后去不断在黑暗中摸索。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那娜:因为我们找做科研的吧,他是很多需要一个兴趣,一个触类旁通的一个灵机一动的感觉,我觉得是需要多方面的培养和磨合以及激发,让他主动去思维才能跳跃出来的

四川科技大学教授 向钢:这样一种中学教育和大学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可以激发同学们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培养出一大批崇尚科学、具有创新潜质的的优秀中学生,是“英才计划”的宗旨。

标签:

Copyright   2015-2022 海峡晨报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2009963号-10   联系邮箱:396 029 142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