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发展、技术的不断革新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关键法宝,在航空工业制造院,就有一支37人组成,平均年龄33岁的团队,肩负起创新的历史使命。
“一切从零开始,你们必须排除万难做出点样子来看看。”鲜红的队旗下,队员们接过这承载着责任和希望的鲜艳红旗,他们心中燃起一团火。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为了1000小时“解决柔性、高效、低成本批产问题,需要生产管控系统做到精准而高效。”研讨会上,负责该项任务的张家谔、宋冬雪、薛晓东和秦亚茹等人在热烈地讨论着。
“我来负责‘智能’排产算法的技术研究和实现吧,一定完成任务。”薛晓东急切地说,“我2016年便加入咱们团队搞管控软件开发,对于这项关键技术我有信心。”
军令状已立,薛晓东开始把全部心思用在“智能”排产算法的研究上。资料一本又一本,数据一组又一组,试验一天又一天,他经常看着资料啃一个面包,晚上就趴桌子上睡三四个小时,有人和他说话有时还会听不到……大家都说:“晓东快把自己都忘了,现在他的脑子里全都是数据占据着,顾不得其他。”
“成功了,晓东你看,成功了!”队员们拥抱、欢呼、击掌,突然有人将薛晓东抬了起来。付出总是会有回报,薛晓东笑着看向研究室的天花板,他第一次觉得灯光是这么地温暖和明亮。当然他心里也清楚,后期算法在应用过程中一定还会有新的挑战,但有准备就不惧挑战。
软件应用的第一个案例是某工厂的全自动化加工生产线,对方要求要达到1000个小时拷机状态。
“天呀,咱们还没有试验过这么长时间呢,能行吗?”队员们有些忐忑。
“不行也得行,我们开始连班倒进行试验。”薛晓东斩钉截铁,“我年轻,又是男同志,我来盯夜班吧。”就这样,试验厂房里,团队的成员紧张地忙碌着,机器不停,灯不灭。
两个多月日夜奋战,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自动化生产线终于持续运行1000小时无故障,成功的喜悦再一次让团队年轻的心激情荡漾。
“终于可以安心地睡一觉了。”“是呀,以后咱们也不用再像保姆一样看着它了,让它自己工作就可以了。”“它真的像咱们的孩子一样,现在宝宝终于长大了……”队员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开起了玩笑。
如今的软件“宝宝”已经长大成熟,稳步走进了市场,并在多个领域得到了成功应用。
必须脱离“它”“不能总是依赖国外的商业软件,咱们必须自己搞一套出来!”“我也有这个想法,咱们要做自主可控的离线编程软件。”离线编程与仿真团队带头人王明阳和周鹏说话的时候,时钟已经指向了晚上8点。但俩人似乎忘记了时间,转身又继续埋头在办公室,分享几个月间各自查到的相关详细资料,开始筹划自主平台的主体架构。
离线编程软件是指挥和控制工艺装备正确运行的“大脑”,需要紧密和工艺、设备结合,通过复杂计算和仿真,形成设备执行程序,指挥机构准确、高效运动。以往工艺人员常常使用国外软件,很多工艺知识和经验都嵌到软件里了,但这类软件相对很封闭,没办法搞清楚核心算法到底是什么,想要做出一样或者更高级的软件,只能靠开发人员自己学工艺、懂工艺、精工艺。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咱们必须了解用户的真实需求和问题所在。”团队成员们商讨着。就这样,他们改变以往坐在办公室里开发软件的方式,驻扎到用户现场,工艺方面不懂的地方就去现场和设备上看,修改不好的就查资料、改方案、频繁讨论。小组长周鹏不但组织大家攻克技术难关,还担任起了工作和生活方面的“大管家”,从早到晚忙得不亦乐乎。
面对某些难度非常大的核心技术问题,团队人员分头找多个领域的专家交流请教,通过一次次的努力和不懈的坚持,最终实现了全部核心功能,也达到了用户的使用要求。
朝阳路上的“798”“创新工场”是航空智能制造创新工场的简称,队员们说它建成以后将是朝阳路上的“798”。
2023年,制造院正式启动航空智能制造创新工场厂房改造建设和第一期研究项目的立项工作。建设创新工场,目的是将数字化和智能前沿技术与航空产品制造技术碰撞融合,研究新技术在航空制造领域的应用场景和应用方式。既要充分利用新技术赋能航空制造技术,又要兼顾实用性和示范性效果,整个项目群的策划、技术路线的制定和面向应用的融合验证工作,对团队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沈洪才作为创新工场项目的总指挥,带领团队仔细分析总结行业痛点、难点,逐一分析新技术融合应用的可能场景,带领团队10余次到行业内外先进的制造工厂和新技术研发单位进行参观学习,团队成员收获多、进步大。渐渐地,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多项新技术在航空制造领域的应用场景和技术路线浮出水面,成功立项了创新工场第一批12个项目。
接下来,创新工场的物理场景应该是什么样,功能区域如何划分,怎么能更加低碳环保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请问您这边还有什么具体要求?”“好的,我记下了”……项目总体执行负责人孙晋豪,一遍又一遍地联系各相关部门、协调供应商,做出一版又一版方案。
队员们说:“基建、网络、软件、硬件、工艺,现在没有孙晋豪不懂的,可以说他已经是全能专家。”
时间敏感网络、区块链、数字孪生、增强现实、图像识别……
“我们一定能把项目做好!”一项项新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应用已经在“创新工场”孕育,它将在这一支年轻团队的奋力前行中,日复一日不断创新、年复一年茁壮成长。
Copyright 2015-2022 海峡晨报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2009963号-10 联系邮箱:396 029 142 @qq.com